2015-07-14 10:14 来源:网络 作者:飞扬的左耳投稿得礼品 |
现在再读本书,感觉作者应该有一段时间是武侠迷,但也读过不少历史小说,可是读的历史小说,估计也是经过在加工的,比如二月河的一些作品。并不了解真正朝堂的规则,官场的凶险,文人的风骨!
比如,小说中的一些设定,看得出,武侠的江湖世界与正史的朝堂世界,是作者都很感兴趣的,但都没有吃透的!所以,本书写出来,有江湖的模子,有朝堂的规模,但并不深入!没有深入江湖的人性世界,也没有深入朝堂的真正政治!搞得有些四不像!
庆幸的是,作者抓住了一个历史人物的情字!
在这里,强调的是本书的主题思想!就是主角林殊的思想!
为什么这么说?
再读《琅琊榜》,由始至终没有看到林殊有一个字的退缩,没有一个字的害怕!说实话,这换成是普通人,心中一定会害怕!当然,本来林殊就有点玛丽苏的特质!这也是作者功力的原因!一个人再完美,不会没有害怕的时候!甄嬛凉凉谋略如此厉害,可一开始看见井里的死人就害怕了,这一点,是甄嬛传接地气的地方!朝堂和后宫一样,是非常可怕的地方!人心难测!南派三叔在盗墓里说,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!可害怕这两个字在林殊身上完全没有,只能说他是一个实现作者个人梦想的人物,当然,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,可以理解!
当然,林殊也遭受了许多苦难,这也是本书和普通网络小说不同的地方!主角不是最幸福的人,他有他的悲哀!但最后,林殊依然说他是林家的儿子,依然为国出征,依然热血豪情,这是值得肯定的正能量!至始至终,他心中都没有恨,而是一直想要给予别人更多,为了萧景琰而争天下,为了洗血赤焰军的冤案而呕心沥血,这满满的正能量便是此书值得拍成电视剧的地方。但试问,一个人遭受如此多的苦难,可能没有恨吗?连《金枝欲孽》中如妃都会感叹——要走,因为你心中有希望,要留,因为心中有恨……
所以说,林殊这个人物,宣扬的,是满满的儒家精神!大丈夫应当入世,治国齐家平天下!
本书没有一丁点出世的思想!
最大的证据就是林殊处理冤案的方式!他想的,只是要皇帝承认错误,为七万亡魂平凡昭雪———这真是一个臣子能做的唯一的事情!
儒家的三纲五常在这里真的体现得特别明显!
所以说,这部小说,写朝堂并没有写出太多实质性的东西,是因为作者心中信奉的是满满的儒家教化之光!
但,如果读过多一些历史小说的人就应该知道,在中国的历史上,别说这么大的冤案,杀了这么多亲族好友兄弟,就是皇帝贬谪了一些人,连苏东坡这样的大才子都会心存出世之心,现实的苦难,往往使大多数一开始信奉儒家思想的才子内心痛苦不堪,没有生出太多恨意就已经很豁达了,如果这些朝堂的苦难没有把这些才华满腹的人折磨出出世之心,那真的不可能吧?